李清照名句及赏析
【李清照名句,哪一句最打动你?】父亲被贬、丈夫早逝、后半生再嫁却酿人生悲剧……她的一生跌宕起伏,诗词中既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婉约,也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1084年的今天,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诞生。她的诗词,你最爱哪一句?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人民网
李清照最美诗词名句有哪些
谢谢!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11.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12.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3.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14.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15.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16.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17.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18.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最美诗词名句太多了,就选这些吧。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怎么赏析
若想读懂这首诗词,首先要能理解其中诗词的意思。
首先第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其中“玉簟”的意思:光滑如玉的席子。第二句都能理解不做过多解释第三句“云中谁寄锦书来”其中“锦书”其意为书信的美称。李白的《久别离》中:“别来几春未回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其中“雁字”指雁群飞行时排列成“一”或者“人”字形,称为“雁字”。秋天雁回,相传雁能传书,所以前句“云中谁寄锦书来”之后就写“雁字回时”所以说只要能理解词的意思,整篇诗词就贯通了。赏析也就不难了!原文如下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词中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离后,独自一人上兰舟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却恨雁来时没有书信。再以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儿飘零,水流向东一样出之自然,来说明此情无可消除。
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名篇《点绛唇·蹴罢秋千》
这首点绛唇是李清照经典名篇之一。描写了少女在懵懂中品味爱情。上片中,用少女荡秋千时的遐想,荡秋千时的状态,透露少女的心理感受。用这些反应少女的情怀。下片中,用少女见客人来,羞涩的状态,道出了怀春少女那欲说还休,心里徘徊的情感。
怎样赏析李清照宋词名篇《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谢邀。知人识面亦知心;阅书吟词先解人。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1084年一1155年)。号易安居士。与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并称中国四大才女。婉约词派代表;为四大十女之首,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高门世家。父亲李格非进阶仕途,官至礼部员外郎,著名作家。李清照幼吋天资聪慧,伶俐喜动脑思维。爱父影响,耳濡目染。后金兵入侵中原,徒迁流寓南方,生活始拮据困难。江南景色秀丽,人杰地灵。奇女子从中感染受启,如虎添翼,文采一发不可收拾。女才人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三从四德,谨守如道夫妻恩爱,生活安宁悠闲。无奈天有不测风云。其丈夫英年早逝,弱女子单身独守空房。故后期诸多作品多有流露悲叹世态炎凉,颇有伤感情调。李清照每当夜晚孤独落寞,遙望星空,思绪万千独自愁,思念亡夫,怀念过往,夜不能眠,欣然命笔。南歌子词即是在这境遇下产生的。词中以景以物寓情,抒发心中郁闷悲凉之意;感叹世间无奈无常之苦。相思情恋悲催令人心酸,无限同情油然而生。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向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女词人用词哀叹身世,情调伤感。形态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李清照不仅容貌秀丽,举止娴雅,且崇尚典雅,博学多才,精音律善词赋,兼长辨才。同代文人朱熹曾夸赞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李清照另一首千古绝句词,特敬彔与众共赏。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宋词名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诸多词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词,委婉多情。是婚后某个重阳节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赵明诚在外地做官,两人两地分居,所以李清照在醉酒之后将思念之情做成此词,诉尽相思之苦。李清照的词大多是饮酒后所做,借酒消愁,谁知道酒后愁反而更多,所以就填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词,流芳百世。比如“昨夜风狂雨骤,沉睡不消残酒”,再比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等等,不信大家可以看看。
那么这首词上片是说:云雾笼罩着的天咋这么长啊,令人发愁,这个愁啊其实是相思引起的愁,嫌天长,还不如夜晚呢,晚上睡着了可以做梦,梦里和丈夫相会。香炉里的香料慢慢的消耗,和自己一样,大好的年华就这样静静的溜走了,能不愁吗。又是重阳佳节了玉枕和纱厨,半夜里就很凉,都凉透了。大家知道 ,重阳节就是秋天了,天气就转凉了。何况一个人睡呢,咋比上两个人同眠好呢。当然这是词外的意思,所以这首词才叫人浮想联翩吗。(注: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一种香炉,纱厨就是古代的一种四周挂纱的床。)
下片:黄昏后在东边篱下饮酒,菊花的阵阵香气袭满了衣袖。不要说不令人销魂,西风把帘子卷了起来,这时后才觉得人比那帘外的菊花还瘦。(注:暗香,黄花都是指菊花。)
整首词婉约多情,把一个思念丈夫的闺中少妇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词内词外都含有一种淡淡离愁,浓浓的相思在里面,欢迎大家品读。
如何赏析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李清照的《如梦令》比较有名的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天晚上,雨小风大,我昏睡了一夜,都没有消除酒劲。清晨起来,问身边的侍女:“后花园的花怎样了?”侍女回答:“海棠花依旧很美”。你知道不知道,应该是它的绿叶更加繁茂,红花却凋谢了。
这首小令奠定了李清照的“才女”地位之作,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不小的轰动。李清照花季少女时代就显示出过人的才华,深厚的文史功底。这时候的李清照不单是一个健康开朗、活泼可爱的大家闺秀,而且还是一个多愁善感、对生活有美好憧憬的女孩子。
一开始,作者将这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清楚。“雨疏风骤”写出时间环境,“浓睡不消残酒”写出自己状态,上下文连接的顺理成章,情景转折巧妙恰当,语言运用的灵动自然。紧接着,把自己内心所想,通过问答的形式展现出来,“试问卷帘人”。而侍女的回答“海棠依旧”。表面说的是,风雨过后,花园海棠花依旧美丽,但是,通过态度,表情,语气看出词人伤春的心境,所以,用连续疑问的语气和肯定的自答,道出自己伤感的心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巾帼大咖之作不敢逐字逐句的乱评,也不具备那水平和资格。
只能说这词中的字里行间都是寂寞都是相思。
是时间如水东流去的不可挽留,红颜易老情难忘的惆怅。
是从年初就开始等,一直等到秋日,是在望断了远飞的雁,望到了月上柳梢头也不见丈夫的音信丈夫的身影后,佳人一声长叹回转身来怏怏不乐的走回卧房。
那一句轻解罗衫独上兰舟,就是诗中的眼。
兰舟在这词里可不是小船哟,想想哪个人在上船的时候会轻解罗裳呢?李清照不至于落魄的到漂泊于江湖吧?即使这词人再浪漫那也不会在船上过夜吧?凡是沾上兰字的都以文人用的东西有关的。
一个独字就让读者联想到李清照和丈夫曾在房子里写诗作画谈笑风生的温馨情景,而如今丈夫因公干而远去他乡,自己在家独守空房。那冷清,那寂寞,那思念之苦跃然纸上。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宋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一生可谓遍尝世间冷暖,阅尽人生薄凉。不一般的身世,为她的词作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婉约词宗”,易安词被世人誉为“自成一体、别是一家”。易安词作辑录多已散佚,现古本仅存有《漱玉词》。李词以“靖康之变”为界限,前期多诉闺阁情、相思苦,后词则多伤时怀旧、感叹身世。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词人后期的一篇名作《武陵春》,以追寻词人芳踪,感怀词人身世。
武陵春·春晚
(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一首小令,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 1135年 ),当时徽钦二帝已被金人虏走,国破家亡之际,李清照避乱南逃于浙江金华,感叹此生众多的苦难: 与丈夫倾尽毕生心血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丈夫赵明诚病故;金人挥兵南侵,家国不再、孑身一人仓惶南渡……个中苦难即使常人遭遇一项,已是难以承受,更况且接踵而至的灾祸全加诸于一个已至暮年的弱女子之躯!彼时实在不堪其重的词人遂作了这首《武陵春》词,控诉自己的不幸遭遇:
暮春时节,红日高悬,东风骀荡,花枝凋残,难堪其摧,遍地落殇!晨起理妆,无心无力,空对奁镜,徒增感伤。物是人非,事事蹉跎,未述一语,泪已盈眶。闻说双溪,正值春光,也拟泛舟,遍游湖上。惶惑满怀,怎敢痴望,舴艋轻舟,载承惆怅?这是一腔怎样的肝肠寸断,这是满怀怎样的伤心绝望?上片起句“风住尘香花已尽”即笔落千钧,既是在描写自然景物,也是在感叹自己不堪苦难命运的摧残,更兼红颜不在,人生已老的身世,一个“尽”充分悲述了自己似乎已至穷途末路的悲惨境遇。于是,这次第怎还有心思梳妆打扮?上片转句好一个“事事休”!便把自己“故土沦陷,流离失所,家散人亡,家财散尽,遇人不淑(遭遇渣男张汝舟骗婚劫财,一度身陷囹圄),青春不再”的诸多不顺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结句“欲语泪先流”看似平易,却用意精深,接应上句难以抑制的满腔愁绪,此时已化作决堤之水痛快倾泄!抒情悲怀的同时,词作艺术张力之不凡也是铿锵掷地,力动四方!感情蕴藉至此,词的下片自然要作更深入的挖掘剖析,“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联用,即把自己复杂曲折的心绪全然露了个彻底!清照前半生,因良好的家世,美满的姻缘,自是让她历尽了世间的繁华。优渥的条件也得以让她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尽情享受优雅清闲的小资生活。于是赋诗填词,赏花游景便成了她早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物转星移间,世事沧桑已作云泥变换!数十年后的此泛舟已截然不同于青春年少时 “溪亭日暮”的尽兴轻舟,此愁绪更殊途于“红藕香残”时的丝缕闲愁。所以同样的赋诗填词,因为灾难深重,现在只能作“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慨叹了!此番喻作愁绪的夸张手法,不免让我们想起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少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比喻。不同于前两者,清照词的喻愁因为更好结合了前句,所以来得更为妥帖自然不着痕迹。词人老道的炼句功夫,严谨的艺术构思由此可见一斑!关于此词的赏析,前人著述里已是精彩纷呈、精微皆至,愚在此斗胆再作解析,力求表达自己一点不成熟的见地,望众师友见谅!
(本问答为风西夜昨原创作品,现通过《》首发,请务必尊重作者版权,如需作他用须经作者本人同意,否则必予深究)
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唯美宋词《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谢谢大师邀,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唯美宋词,怨王孙,湖上飞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
这些美而顺心的诗词,看了让人轻松易解,说了些大实话,让人们感觉到,好象是和自己家的老人,谈心说话似的亲热,这些让人通而易的诗词,才是她的高贵之处,显现了贵而不傲,淡而请雅。
不过有些人,把历史上的东西,说神乎其神的,把他清雅接地气的味.吹走了,让人产生一种贵不可近的地步。,,,?
其实安照历史的情景,前辈们无法写出今天的丰盛诗词,在头条上欣赏过很多位大师的诗词,真是浓味十足,回想无穷,。望今头条,风华正貌新时代,好词论句出今朝。